十二星座列表▼ 首頁 星座運勢 月份表 星座配對 星座查詢 萬年曆 八字 心理測試 星座知識▽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公布 來源 有何含義

[正文]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公布 來源 有何含義

  2020年4月24日是中國的第五個航天日,中國的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已經五周年了,而在這天中國將公布火星探測任務名稱,那麼下面就由星座知識爲大家揭曉下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名稱是什麼?名稱來源于什麼,有什麼含義嗎?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爲:天問一號
  今天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備受關注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任務標識在2020年“中國航天日”啓動儀式上公布。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爲“天問(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爲“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

  爲什麼取名爲“天問”?來源于什麼 有何意義
  
“天問”,是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它也是浪漫主義詩人屈原寫的一首長詩。這首詩講的是屈原對于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現象的發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面對未知的天地,屈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表達了對真理執著的追求。

  從宇宙之本源,到陰陽之俱化;從天地之構造,到星辰之往亘;從天地之晦明,到人世之更遷;從九州之山川,到八方之湖海;從四時之送替,到萬物之生死……屈原思索著太陽運行的軌道、月亮的周期、天體星辰的構造規律、白晝與黑夜的周期性變化、南北極北鬥七星,幾乎天上人間,無所不納。

  面對來自幾千年前的提問,今天的中國正在解答。嫦娥四號著陸器和月球車已在月球背面順利完成16個月晝的科學探測工作;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發射、我國首次運載火箭海上發射技術試驗等多項任務正在實施;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等重大專項正在建設;高分、北鬥在疫情阻擊戰中精准標繪、高精度定位……中華民族對星辰大海的探索一直在路上。

  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標識“攬星九天”以“中國行星探測工程”作爲整體概念,圖案整體傾斜向上,既飽含動感、氣韻流動,又充滿向上的沖擊力,代表了“追逐夢想、勇于探索”的精神。太陽系八大行星依次排開,每個行星以各自的特征色呈現。行星鑲嵌在c形軌道之上,如同星空中的鑽石閃耀光芒,等待中國人伸手摘星。

  一條條開放的橢圓形軌道構成了獨特的字母“c”的形象,包含了三層含義,一是“china”(中國),代表“中國”開展行星探測;二是“cooperation”(合作),代表“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精神;三是“c3”,行星探測工程設計最重要的物理量,是深空探測運載能力和探測器到達地外天地能力的重要表征。

  古人的追尋和今人的探索,以“天問”遙相呼應。據悉,今年將發射火星探測器,對火星實行“繞”“落”“巡”探測任務,這是中國航天事業的裏程碑,也是我們走向深空探測的新起點。

  2020年“中國航天日”啓動,主題:“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
  今年也是首次以線上形式舉辦“中國航天日”活動,2020年“中國航天日”啓動儀式在國家航天局網站等網絡平臺舉行。50年前的今天,中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50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廣大航天工作者牢記初心、攻堅克難,不畏艱險、不懼挑戰,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自力更生、自主創新之路。“中國航天日”緣起“東方紅一號”,今年以“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爲主題,希望激勵廣大青少年樹立遠大理想,崇尚探索創造,在奮力奔跑中實現人生價值;勉勵航天人聚力願景目標,直面風險挫折,在接續奮鬥中建設航天強國;號召全社會赓續航天精神,愛國奉獻追夢,在笃定前行中成就事業。國家航天局願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發展基礎上,與國際社會攜手共進,爲探索宇宙奧秘、增進人類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您覺得本文內容如何?

很好 一般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