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冥王星爲什麼被除名
冥王星于1930年被天文學家clydetombaugh發現,此後的76年裏,冥王星一直與其它八大行星並稱爲九大行星。但是在2006年的時候,冥王星從九大行星中除名,被降爲“矮行星”,這是爲什麼呢?讓我們來看看具體是怎麼一回事吧!
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湯博發現冥王星,冥王星由于距離太遙遠,在發現初期,所以人們對它幾乎是一無所知。即使是在最大型的天文望遠鏡中,它也僅僅是一個光點。人們只知道它大約250年繞太陽一周,具估計其大小比地球略小一點。當時錯估了冥王星的質量,以爲冥王星比地球還大,所以命名爲大行星。
然而,經過近30年的進一步觀測,發現它的直徑只有2300公裏,比月球還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確認,“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寫入教科書,以後也就將錯就錯了。冥王星是目前太陽系中最遠的行星,其軌道最扁,以致最近20年間冥王星離太陽比海王星還近。從發現它到現在,人們只看到它在軌道上走了不到四分之一圈,因此過去對其知之甚少。
而且冥王星的質量遠比其他行星小,甚至在衛星世界中它也只能排在第七、第八位左右。冥王星的表面溫度很低,因而它上面絕大多數物質只能是固態或液態,即其冰幔特別厚,只有氫、氦、氖可能保持氣態,如果上面有大氣的話也只能由這三種元素組成。
1978年,美國天文學家發現的冥王星有衛星。這一發現使得科學家有理由相信,冥王星的實際大小比原來估計的要小的多,它甚至比月球還要小。由于它的質量過小,所以冥王星沒有吸引它的衛星圍繞著冥王星本身在運轉,而是冥王星和它的衛星在圍繞著兩者中間的一個公共點在運轉。
在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立下了行星的新定義:一顆行星首先要是一個天體,它滿足(a)圍繞太陽運轉,(b)有足夠大的質量來克服固體應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近于圓球)形狀,同時(c)清空了所在軌道上的其他天體。根據新的行星的定義,冥王星不符合定義二,即它的質量不是足夠大;而且它也不符合定義三,因爲冥王星軌道與海王星的軌道交叉,如果把冥王星當成行星的話,那麼海王星就不能是行星了。
所以國際天文聯合會決定,將冥王星和歸納爲矮行星!從大行星中降級!這樣,太陽系只有八顆行星,而不是原來的九顆。
因此冥王星在發現了76年之後,從太陽系的名單中除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