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星座列表▼ 首頁 星座運勢 月份表 星座配對 星座查詢 萬年曆 八字 心理測試 星座知識▽

後發座的研究曆史 星座神話傳說

[正文]後發座的研究曆史 星座神話傳說

  天文現象來解答後發座的研究曆史以及星座神話傳說,古希臘天文學家埃拉托斯特尼稱爲“阿莉阿德尼的頭發”或“貝勒尼基的頭發”。托勒密把這片天區稱爲“頭發”,但沒有列在他的48星座中,而是分到了獅子座。

  研究曆史
  古希臘天文學家埃拉托斯特尼稱爲“阿莉阿德尼的頭發”或“貝勒尼基的頭發”。托勒密把這片天區稱爲“頭發”,但沒有列在他的48星座中,而是分到了獅子座。古代經常被被聯想成獅子尾巴上的毛,或是分到室女座。
  一般認爲後發座是由第谷·布拉赫在他1602年的星表中最先提出,1603年出現在拜耳命名法中。

  重要變星
  後發座r,米拉變星,亮度變化于7.1至14.6之間,變光周期爲362.8天。
  後發座fk,後發座fk型變星的代表星,發生光變的原因是由于恒星表面光度不均勻,恒星的自轉造成光度的改變,而且由于高速自轉,形狀呈橢圓形,亮度介于8.14至8.33等,變光周期爲2.4天。
  後發座fs,半規則變星,亮度最大時爲5.3等,最小爲6.1等,變光周期爲58天。

  星座神話
  曆史上的貝勒尼基二世是古代昔蘭尼的公主,埃及法老托勒密三世的王後。約在公元前243年的時候,托勒密三世遠征敘利亞。她向神祈禱保佑丈夫平安歸來,把頭發剪下來奉獻在女神阿佛羅狄忒的神廟。
  傳說第二天,她的頭發不見了。宮廷裏的人說是被女神攝到了天上,成爲後發座。

您覺得本文內容如何?

很好 一般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