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坦桑石典故——《水手月亮》
這是一種世界公認的新興寶石。這種寶石首次于1967年在赤道雪山腳下的阿魯沙地區被發現。爲紀念當時新成立的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它被命名爲坦桑藍。那麼,接下來看看生辰石帶來的坦桑石典故——《水手月亮》。
可能感興趣》》坦桑石收藏價值
坦桑石典故
在《水手月亮》漫畫版第三卷中,地場衛曾說道:“藍紫色的叫旦沙奈別石(這應該是翻譯的問題了),別名藍色賽西達,是狄花尼(又是翻譯的問題……)出産的。”此話確是一點也不假。
原來,黝簾石是一種鈣鋁矽酸鹽礦物。20世紀60年代末,在坦桑尼亞發現了藍色至青蓮色的透明黝簾石晶體,經過人們的琢磨和加工製作,成爲一種寶石,雖很美,但不被世人所承認。
1967年,美國成立了泰芬尼寶石公司,該公司注意到坦桑尼亞的藍色黝簾石是可以開發的寶石資源,遂即刻意開采,並融入先進的寶石加工工藝,他們把琢磨出的藍色寶石取名爲“坦桑石”,推薦到世界寶石市場,立刻身價倍增,供不應求,醜小鴨變成金鳳凰,現已成爲世界流行的一種飾用寶石。
這便是藍色賽西達的由來。
名字由來
名稱來源:ite在英文中有從屬物之意,因而四天王的名字均可照此拆分解讀。zoisite可拆分爲zois和ite,zois出自該寶石的發現者——baron,sigismund,zois,von,edelstein,斯洛文尼亞一名貴族的名字。
坦桑藍
這是一種世界公認的新興寶石。這種寶石首次于1967年在赤道雪山腳下的阿魯沙地區被發現。爲紀念當時新成立的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它被命名爲坦桑藍(tanzanite)。
中國的寶石業界對它有如下評述:“坦桑石,寶石級黝簾石,是一種含鈣、鋁的矽酸鹽,化學式爲,ca2al3si3o12(oh)。未經加熱處理的黝簾石呈淡紅紫色、淡黃綠色和藍色,加熱處理後的黝簾石呈帶紫的靛藍色。硬度6,密度3.35g/cm3,折光率1.690——1.705,雙折射率0.009。
黝簾石與藍寶石相似之處是靛藍的顔色,區別在于:黝簾石的靛藍色鮮豔、均一,見不到色帶或生長線;多色性明顯,從不同方向觀察有紫、綠、藍三色變化,在某一,方向可以見到紫紅的色彩;硬度低,可用锉刀刻劃。黝簾石是最新崛起的寶石品種,因顔色漂亮受到人們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