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星座列表▼ 首頁 星座運勢 月份表 星座配對 星座查詢 萬年曆 八字 心理測試 星座知識▽

盤點射手座的作家都有哪些?

[正文]盤點射手座的作家都有哪些?

  作家一直是人們崇拜的對象,他們寫的文章總是能夠寫出人們的心聲,告訴人們一些道理。作家都是深入生活的,他們有著執著的信念。相信很多人都有自己喜歡的作家。今天的星座名人爲大家帶來射手座的作家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中文名:胡適
  外文名:hu shih
  別名:胡嗣穈、胡洪骍、胡希疆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上海市浦東新區
  出生日期:1891年12月17日
  星座:射手座
  逝世日期:1962年02月24日
  職業:學者,作家、官員、演講家、史學家
  畢業院校:康奈爾大學,哥倫比亞大學
  信仰:自由主義,實用主義
  主要成就
  新文化運動領袖
  開創中國哲學史
  研究創辦新青年
  提倡白話文。
  代表作品:《中國哲學史大綱》《白話文學史》《嘗試集》
  胡適字適之,徽州績溪人。曾任北京大學校長、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中華民國駐美大使等職。胡適因提倡文學改良而成爲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是第一位提倡白話文、新詩的學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雖與陳獨秀政見不合,但與其同爲五四運動的軸心人物,對中國近代史産生了較爲深遠的影響。

  1929年,在《新月》雜志上發表《人權與約法》一文,標志人權運動的開始,隨後發表《我們什麼時候才可有憲法——對于建國大綱的疑問》、《知難,行亦不易—孫中山先生的“行易知難”說述評》、《新文化運動與國民黨》。1930年,1月胡適、羅隆基、梁實秋三人有關人權問題的文章結集爲《人權論集》交新月書店出版,後被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查禁。4月10日在《我們走那條路》中提出:要鏟除打倒的是貧窮、疾病、愚昧、貪汙、擾亂五大仇敵。

  1932年,任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並邀蔣廷黻、丁文江、傅斯年、翁文灏創辦《獨立評論》,胡適先後共爲其撰寫了1309篇文章。胡適興趣廣泛,著述豐富,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著有《白話文學史》《胡適文存》《嘗試集》《中國哲學史大綱》等書。

  胡適在中國現代學術方面,是較早引入西方方法以來研究中國學術的。他首先采用了西方近代哲學的體系和方法研究中國先秦哲學。他以其博士論文《先秦名學史》爲基礎,編寫了《中國哲學史大綱》,僅寫到先秦,但一生也沒有寫下卷,被譏是善著上卷書。蔡元培贊揚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的長處是證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平等的眼光及系統的研究,稱其爲第一部新的哲學史。馮友蘭多次肯定《中國哲學史大綱》,認爲它表明在中國哲學史研究的近代化工作中,胡適創始之功,是不可埋沒的。

  中文名:郁達夫
  別名:郁文、蔭生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浙江富陽
  出生日期:1896年12月7日
  星座:射手座
  逝世日期:1945年9月17日
  職業:小說家、散文家、詩人
  畢業院校:東京帝國大學經濟學部
  信仰:共産主義
  代表作品:《沈淪》《故都的秋》《春風沈醉的晚上》《過去》《遲桂花》
  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陽滿洲弄(今達夫弄)的一個普通家庭。三歲喪父,家庭窘迫。兄弟三人,大哥幹農活,二哥打工。七歲入私塾。九歲便能賦詩。1908年,就讀于富陽縣立高等小學堂。

  1910年,考入杭州府中學堂,後又到嘉興府中學堂和美國教會學堂等校學習。因參與學潮被校方開除,次年春改讀蕙蘭中學。1911年,開始創作舊體詩,並向報刊投稿。1912年,考入浙江大學預科,因參加學潮被校方開除。1913年9月,隨長兄郁曼陀去日本留學。1914年7月,考入日本東京第一高等學校醫科部,並開始嘗試小說創作,畢業後被分發至名古屋第八高等學校三部。

  1916年,改讀法學部政治學科。1917年7月,畢業,進入東京帝國大學經濟學部學習。1921年6月,郁達夫和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組織成立創造社,擔任《創造季刊》、《創造月刊》、《洪水》半月刊編輯,同年10月,出版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短篇小說集《沈淪》。由此奠定了郁達夫在新文學運動中的重要地位。

  1921年,赴時安徽省會安慶,執教于安慶政法專門學校,與當時同爲該校教員的陶希聖有交往。1926年底,返回上海後主持創造社出版部工作。發表了《小說論》、《戲劇論》等大量文藝論著。3月16日,郁達夫、成仿吾、馮乃超等一群創造社作家發起創刊了自己的刊物《創造》,用以發表他們自己的文學作品。

  1928年,加入太陽社,並在魯迅支持下主編《大衆文藝》。1930年3月,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郁達夫爲發起人之一。1932年12月1日,小說《遲桂花》發表于《現代》2卷2期,後收入《仟余集》。1933年初,加入中國民權保障同盟。4月移居杭州後,寫了大量山水遊記和詩詞。

  1938年,赴武漢參加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的抗日宣傳工作,並在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成立大會上當選爲常務理事。年底,郁達夫應邀赴新加坡辦報並從事宣傳抗日救國,星洲淪陷後流亡至蘇門答臘,因精通日語被迫做過日軍翻譯,其間利用職務之便暗暗救助、保護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難友、愛國僑領和當地居民。

  1938年12月,赴新加坡主編《星洲日報》等報刊副刊,寫了大量政論、短評和詩詞。1942年,日軍進逼新加坡,與胡愈之、王任叔等人撤退至蘇門答臘的巴爺公務,化名趙廉。1945年8月29日,在蘇門答臘的一個小市鎮失蹤(後來默認45年爲其卒年)。9月17日遭日本憲兵殺害,終年49歲。1952年經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認爲革命烈士。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于1957年6月頒發了烈士證。

  中文名:海因裏希·海涅
  外文名:heinrich heine
  國籍:德國
  民族:猶太
  出生地:德國杜塞爾多夫
  出生日期:1797年12月13日
  星座:射手座
  逝世日期:1856年2月17日
  職業:詩人、小說家
  畢業院校:波恩大學、格廷根大學、柏林大學
  主要成就
  偉大的德語詩人
  代表作品:《詩歌集》《羅曼采羅》
  海因裏希·海涅詩人和散文家,生于德國杜塞爾多夫一個猶太人家庭。學過金融和法律,1821年開始發表詩作,以4卷《遊記》(1826-27、1830-31)和《歌集》(1827)年而聞名文壇。1825年爲取得德國公民權而皈依基督教,但因此疏遠了自己的猶太民族。而他的革命思想又使他在德國無法找到工作。1830年革命後自願流亡巴黎,從詩歌寫作轉向政治活動,成爲國家民主運動的領導,同時對法國和德國文化有許多評述。

  海因裏希·海涅,德國著名抒情詩人,被稱爲“德國古典文學的最後一位代表”。詩人以平常的詞彙,普通的語句構造出思想深刻、生動優美的詩篇。在德國文學中既是作家又是思想家的不乏其人,但像海涅那樣將二者完美地統一起來,而又沒有讓詩歌負擔哲學的沈重的,卻不多見。

  1797年12月13日生于德國杜塞爾多夫,童年和少年時期經曆了拿破侖戰爭。海涅出生在萊茵河畔杜塞爾多夫一個破落的猶太商人家庭。1795年,拿破侖的軍隊曾開進萊茵河流域,對德國的封建製度進行了一些民主改革。正如恩格斯所指出,拿破侖“在德國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傳播者,是舊的封建社會的摧殘人”。法軍的這些改革,使備受歧視的猶太人的社會地位得到了較全面改善,因此海涅從童年起就接受了法國資産階級革命思想的影響。

  1848年5月海涅最後一次出門,去了盧浮宮博物館。斷臂維納斯像勾起了他的傷感:“我在她的腳前呆了很久,我哭得這樣傷心,一塊石頭也會對我同情。女神也憐憫地俯視著我,可是她又是這樣絕望,好像她想說:難道你沒有看見,我沒有臂膀,不能幫助你嗎?”自從這一天後,海涅在床上過了8年“床褥墓穴”的生活,但他仍然不斷創作,1851年完成了《羅曼采羅》。

  中文名:簡·奧斯汀
  外文名:jane austen
  國籍:英國
  出生地:英國斯蒂文頓小鎮
  出生日期:1775年12月16日
  星座:射手座
  逝世日期:1817年7月18日
  職業:小說家
  代表作品:《理智與情感》 《傲慢與偏見》 《愛瑪》 《勸導》
  簡·奧斯汀,是英國著名女性小說家,她的作品主要關注鄉紳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細致入微的觀察力和活潑風趣的文字真實地描繪了她周圍世界的小天地。他是個學問淵博的牧師,妻子出身于比較富有的家庭,也具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因此,奧斯丁雖然沒有進過正規學校,但是家庭的優良條件和讀書環境,給了她自學的條件,培養了她寫作的興趣。她在十三四歲就開始寫東西,顯示了她在語言表達方面的才能。

  奧斯丁21歲時寫成她的第一部小說,題名《最初的印象》,她與出版商聯系出版,沒有結果。就在這一年,她又開始寫《埃莉諾與瑪麗安》,以後她又寫《諾桑覺寺》,于1799年寫完。十幾年後,《最初的印象》經過改寫,換名爲《傲慢與偏見》,《埃莉諾與瑪麗安》經過改寫,換名爲《理智與情感》,分別得到出版。至于《諾桑覺寺》,作者生前沒有出書。以上這三部是奧斯丁前期作品,寫于她的故鄉史蒂文頓。

  她的後期作品同樣也是三部:《曼斯菲爾德莊園》、《愛瑪》和《勸導》,都是作者遷居喬頓以後所作。前兩部先後出版,只有1816年完成的《勸導》,因爲作者對原來的結局不滿意,要重寫,沒有出版過。她病逝以後,哥哥亨利·奧斯丁負責出版了《諾桑覺寺》和《勸導》,並且第一次用了簡·奧斯丁這個真名。

  1800年父親退休,全家遷居巴思,奧斯汀並不喜歡這個地方,據說她曾遭遇了憂郁症的折磨。在這裏,奧斯汀拒絕了一位將繼承大筆財産的青年的求婚,因爲她不愛他。住了四年左右,父親在該地去世,于是奧斯丁和母親、姐姐又搬到南安普敦,1809年再搬到喬登。1816年初她得了重病,身體日益衰弱,1817年5月被送到溫徹斯特接受治療,可是醫治無效,不幸于同年7月18日死在她姐姐的懷抱裏。她終生未婚,安葬在溫徹斯特大教堂。

  中文名:李堯棠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四川成都
  出生日期:1904年11月25日
  星座:射手座
  逝世日期:2005年10月17日
  職業:作家、翻譯家
  畢業院校:南京東南大學附中
  代表作品:《家》、《寒夜》、《隨想錄》
  字:芾甘
  筆名:鳴希、bakin、馬拉、吞風等
  巴金,原名李堯棠,另有筆名有佩竿、極樂、黑浪、春風等,字芾甘。漢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興。中國作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個封建官僚家庭裏,五四運動後,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響,並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開始了他個人的反封建鬥爭。1923年巴金離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學,從此開始了他長達半個世紀的文學創作生涯。

  巴金在文革後撰寫的《隨想錄》,內容樸實、感情真摯,充滿著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譽爲“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良心”。1936年,巴金與上海愛國女學校學生陳蘊珍(蕭珊)結識。陳當時是巴金作品的喜愛者,兩人由通信討論作品開始認識。1938年7月,蕭珊高中畢業後追隨巴金來到廣州。直到1944年,已經40歲的巴金才在桂林花溪與蕭珊結婚,兩人的婚禮極其簡樸,沒有任何儀式也一桌宴席。1945年,抗戰勝利,女兒李小林出生。

  文革期間巴金受到殘酷的迫害,蕭珊也因爲與巴金的關系受到非人的待遇。1972年7月蕭珊因患癌症住院,而巴金在幹校勞動不被允許探望,于是蕭珊只得獨自在醫院接受治療,半個月後含冤長辭人世。在蕭珊去世的3年之後,巴金才獲許把蕭珊的骨灰捧回,巴金將妻子的骨灰放在自己的枕邊,每夜與之共眠,一直到2005年,巴金去世。

  中文名:卞之琳
  國籍:中國
  出生地:江蘇海門湯家鎮
  出生日期:1910年12月8日
  星座:射手座
  逝世日期:2000年12月2日
  職業:文學評論家、翻譯家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代表作品:《斷章》
  卞(bian)之琳,生于江蘇海門湯家鎮,祖籍南京市溧水區,詩人(“漢園三詩人”之一)、文學評論家、翻譯家,曾用筆名季陵。
  抗戰期間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的學生。爲中國的文化教育事業做了很大貢獻。《斷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對莎士比亞很有研究,西語教授,並且在現代詩壇上做出了重要貢獻。

  被公認爲新文化運動中重要的詩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詩人。卞之琳1929年畢業于上海浦東中學入北京大學英文系就讀,接近英國浪漫派、法國象征派詩歌,新詩創作。1933年畢業于北京大學英文系,就學期間曾師從徐志摩,深受賞識,徐志摩不僅將卞之琳的詩歌在其編輯的《詩刊》上發表,還請沈從文先生寫題記。因爲這段經曆,卞之琳被公認爲“新文化運動”中重要的詩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詩人。

  卞之琳于20世紀30年代出現于詩壇,曾經受過"新月派"的影響,但他更醉心于法國象征派,並且善于從中國古典詩詞中汲取營養,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他的詩精巧玲珑,聯想豐富,跳躍性強,尤其注意理智化、戲劇化和哲理化,善于從日常生活中發現詩的內容並進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內涵,詩意大多偏于晦澀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尋味。

  卞之琳曾任北京大學西語系教授(1949-1952),中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二級)享受終身製待遇;曾任學位委員會第一、二屆外國文學評議組成員;中國莎士比亞研究會副會長;曆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現任顧問;曾作客英國牛津(1947年-1949年)。抗戰初年曾訪問延安從事臨時性教學工作、並訪問太行山區前方、隨軍;回西南大後方後在昆明西南聯大,任講師,副教授,定級教授,1946複員至天津南開大學任職一年。

  中文名:薩缪爾·蘭亨·克萊門
  外文名:samuel langhorne clemens
  別名:馬克·吐溫
  國籍:美國
  出生地:美國密蘇裏州佛羅裏達的鄉村
  出生日期:1835年11月30日
  星座:射手座
  逝世日期:1910年4月21日
  職業:小說家、演說家
  主要成就:見代表作品
  代表作品:《百萬英鎊》、《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湯姆·索亞曆險記》
  1835年11月30日馬克·吐溫出生于美國密蘇裏州佛羅裏達的鄉村貧窮律師家庭。他是家中7個小孩中的第6個。他的父親是當地的律師,收入微薄,家境拮據。小馬克·吐溫上學時就不得不打工。他十一歲那年父親去世,從此他開始了獨立的勞動生活,先在印刷廠當學徒,當過送報員和排字工,後來又在密西西比河上當水手和舵手。

  1839年秋,馬克·吐溫一家遷往密蘇裏州漢尼拔的一個密西西比河的港市,而這就成爲了他後來的著作《湯姆·索亞曆險記》和《頑童流浪記》中聖彼得堡的城市的靈感。那時,密蘇裏州是聯邦的奴隸州,而年輕的吐溫開始了解奴隸製,這成爲了往後在他的曆險小說中的主題。馬克·吐溫是色盲,而這激起了他在社交圈子的诙諧玩笑。

  1847年3月24日馬克·吐溫的父親約翰·克萊門斯死于肺炎。1847年,家世寒微的馬克·吐溫開始去做印刷所學徒、報童、排字工人、水手、淘金工人、記者等工作。馬克·吐溫(mark twain),美國著名作家和演說家,真實姓名是薩缪爾·蘭亨·克萊門。馬克·吐溫”是他的筆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測水的深度的術語。

  馬克·吐溫12歲時,父親去世,他只好停學,到工廠當小工。後來他又換了不少職業,曾做過密西西比河的領航員、礦工及新聞記者工作。漸漸地著手寫一些有趣的小品,開始了自己的寫作生涯。馬克·吐溫一生寫了大量作品,題材涉及小說、劇本、散文、詩歌等各方面。從內容上說,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現象或人性的醜惡之處,表達了這位當過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強烈的正義感和對普通人民的關心;從風格上說,專家們和一般讀者都認爲,幽默和諷刺是他的寫作特點。

  馬克·吐溫是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譯本。他經曆了美國從初期資本主義到帝國主義的發展過程,其思想和創作也表現爲從輕快調笑到辛辣諷刺再到悲觀厭世的發展階段,前期以辛辣的諷刺見長,到了後期語言更爲暴露激烈。被譽爲“美國文學史上的林肯”。他于1910年4月21日去世,享年七十五歲,安葬于紐約州艾瑪拉。2015年1月,位于紐約州的美國文豪馬克-吐溫墓地紀念碑上的一塊銅質肖像浮雕日前被偷,警方正在調查。

  中文名:居斯塔夫·福樓拜
  外文名:gustave flaubert
  國籍:法國
  性別:男
  出生日期:1821年12月12日
  星座:射手座
  逝世日期:1880年5月8日
  職業:小說家
  主要成就:西方現代小說的奠基者
  代表作品:《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布瓦爾和佩庫歇》《薩朗波》
  1840年居斯塔夫·福樓拜(以下簡稱福樓拜)赴巴黎攻讀法律,因患癫痫于1843年秋辍學。在巴黎,他結識了另一位大文豪維克多·雨果。1846年他認識了女詩人路易絲·高萊,兩人有將近十年的交往。1843至1845年間,他寫了《情感教育》初稿 。1846年父親去世後,他在盧昂附近的克羅瓦塞別墅定居,埋頭于文學創作,除偶爾到巴黎拜會一下文藝界的朋友外,在那裏獨身終其一生。

  1849-1851年福樓拜和杜剛去馬其頓、埃及、巴勒斯坦、敘利亞、土耳其、希臘和意大利旅行,這爲他日後的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但放大社會現象使他大爲失望。在國內外見到的種種醜惡現象,加深了他的悲觀主義傾向,甚至對人類的前途失去信心。

  十九世紀五、六十年代,他完成了三部主要作品:《包法利夫人》《薩朗波》和《情感教育》。《包法利夫人》的發表,轟動了當時的法國文壇。但是這部作品卻很快受到了指控,罪名是敗壞道德,誹謗宗教。要求法庭對“主犯福樓拜,必須從嚴懲辦!”幸好有律師塞納的聲望和辯護,福樓拜才免于處分。但是“政府攻擊、報紙謾罵、教士仇視”的局面,對他是很大的壓力,使他放棄了現實題材的創作,轉向古代題材。經過四年(1858-1862)的艱苦寫作,曆史小說《薩朗波》終于問世。

  《薩朗波》共十五章,描寫公元前3世紀迦太基的雇傭軍嘩變起義的曆史故事。起義軍在首領馬托的率領下,很快得到全國群衆揭竿響應。迦太基統帥漢密迦的女兒薩朗波傾慕馬托的勇敢,在嘩變之初就對馬托表示過好感,馬托也愛上了她。義軍雖經過艱苦的浴血戰鬥,最終還是被鎮壓下去。馬托被俘。政府決定在薩朗波和納哈法舉行婚禮時處決馬托。薩朗波在神殿石階上見到馬托鮮血淋漓被押解過來時,便仰身倒地而死。

您覺得本文內容如何?

很好 一般 很差